疫情面前,他是 “战疫”一线的逆行者
象山一院医健集团于1月22日发出开设24小时发热门诊指令,在对疫情的风险性、传播性、致病性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林益毫不犹豫加入到第一批发热门诊医护团队中。他说他是呼吸内科医生,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修经验,这个时候他不上谁上。2019年9月他刚刚完成一年的进修,他觉得这一年亏欠家人很多,错过了很多儿子成长的瞬间,曾暗暗发誓要多花时间陪儿子慢慢长大,可从进驻发热门诊起,家又一次成为了“远方”。
疫情面前,他是“战疫”一线的实干家
进入发热门诊后,林益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模拟患者体验就诊流程,学习诊疗指南,研究院感知识。这里是不是应该这样?设置合不合理?找询证,查文献,问老师,交给他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任务,林益都默默完成。“林益相对内向,甚至有点腼腆,但是他肩上扛着责任,内心充满担当,拥有老黄牛的潜质!”感染科练祥主任对这个仅在他手下工作两周的“爱将”如此评价。
疫情面前,他是“战疫”一线的急先锋
“尊敬的院领导: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全国确诊人数每日剧增,作为一名已在医院发热门诊工作近2周的呼吸科医生,自愿继续留在前线抗疫(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如有需要,亦可自愿奔赴湖北武汉疫情最前线战斗,虽非党员,但已申请入党,不怕牺牲,牢记使命,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随时接受党对我的考验,无条件服从医院领导安排、调遣!”这是林益在向感染科主任要求继续留在发热门诊的同时向集团党委递交的请战书,随同附上的还有一封滚烫的入党申请书!
当2月8日驰援武汉的冲锋号嘹亮吹响时,刚刚被强制从发热门诊战线上替换下来的林益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将自己名字写在出征队伍名单内。2月9日匆匆和赶来送别的儿子“亲吻”后就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征程。“2003年非典时期我还只是个高中学生,被保护人群,如今我已是一名呼吸科医生,到了去保护别人的时候,家里人听到我要去武汉还是蛮担心的,但最终还是选择支持我,非常感谢家里人的理解!”这是林益出征时最想说的话。
“进入病区那一刻,感觉空气都是凝重的。”林益说,由于当时疫情形势严峻,患者内心恐惧,医护人员心理压力也大,整个病区的气氛都很沉重。为了舒缓患者焦虑的情绪,林益和同事们想尽了办法,自学湖北方言和老人聊天、多方沟通帮忙寻找家属、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病区的氛围日渐好转,“执拗”的患者也开始积极配合起治疗。而每天6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对身心都是严峻的考验。防护服内一身汗,护目镜内全是雾,是林益工作的常态。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每次进入病房后,他都会先到有呼吸机的重症患者床边,观察患者的状态,调整呼吸机参数,检查面罩密闭性,让呼吸机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3月28日,经过48天的奋战,林益所在的E3-2病区成为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第一个清零关舱的病区,他所在的医疗三组被评为“治病疗心”优秀团队,治愈了光谷院区年龄最大的94岁重症患者。林益也在武汉前线火线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勇于挑战、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信念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