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小滋 通讯员 吴黛黛
本报讯 清寒的早春早晨,墙头镇黄溪村渡头海边,已是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七八位穿着长套鞋的牡蛎养殖户正忙着采收、打包、称重;一只只采收船并排停靠在岸边,带着湿咸海水味道的牡蛎在船上堆得似一座座小山。
养殖户董正裕一边看着斤两一边做好记录。他告诉记者,每户养殖户算好牡蛎斤两,集中在一起被统一收购。“今年的牡蛎价格与往年基本持平,但产量和品质都要好于往年。光今天早上这一车就有2万多斤,按每斤1块2的价格,早上就卖了26000多元。”
据了解,养殖牡蛎在黄溪村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是村里一个传统老行当。前几年牡蛎采收普遍不理想,但今年由于放养密度、海洋环境、天气、技术改进等原因,牡蛎实现近四五年来的大丰产,预计牡蛎还能采收三四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