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在位于象山经济开发区城东工业园的中化膜产业生产基地和膜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生产车间和动力车间厂房。
据介绍,作为2020年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中化膜项目一期计划投资额9.7亿元,建设年产720万平方米反渗透膜生产线,形成年产22万支8英寸反渗透膜的生产能力。为把因疫情耽搁的工期抢回来,项目建设单位对施工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倒排工序加快进度。预计今年一期厂房实现主体结顶,投资额达3.2亿元。
以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建设为载体,我县积极搭建大平台,聚焦招大引强,着力打造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智慧科技、海洋旅游(影视休闲)、渔港经济等4大功能区块,推动蓝色经济“破浪”前行。
“借才借智”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创新院校合作方式,建设象山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引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南方中心、中国电科院创新分中心等高能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新增海洋高新技术企业1家。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与中行合作建立科技金融“风险池”,与市农发行签订海洋金融专项合作协议。
围绕生态化、高端化、国际化,我县主动对接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海洋产业集群。海洋装备、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日星铸业、中石化天翼等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象山影视城加快创建国家5A级景区,松兰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半边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完成申报。海洋新材料、航空航天产业培育初显成效,全县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达42家,航天发射场项目列入宁波市空天信息产业规划。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渔船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化管理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