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旭
本报讯 4月21日,丹东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来兴、副主任黄敏求出席揭牌仪式。
据介绍,该人大代表联络站面积约189平方米,规格高、规模大、功能全,联络站外设人大代表信箱、公告栏和无障碍设施,内设履职电子屏、选民接待厅、工作展示区、学习交流区、民情倾听室、代表督事室等九大功能区块。联络站在25名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和52名街道居民议事员基础上,结合111名网格员队伍,组建民情联络员和政情咨询员两支队伍,以“1+3+X”模式创新开展代表与议事员、民联员、政询员日常接待活动合轨运行联络体系,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组织代表督事、视察考察、主题接待、述职考评等活动,做到“周周有接待、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视察、年年有考评”,不断提升街道人大工作成效。
揭牌仪式上,罗来兴指出,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助推人大代表活动的主平台,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缓冲带”,是提高人大代表履职水平的“加油站”。要高效运转使用人大代表联络站,及时跟进和认真反馈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为群众谋福利。要敞开大门聆听群众心声,准确反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民诉民求民意开展高效的代表活动。要积极探索、创出特色,因地制宜找准人大工作“善为”路径,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搭建新平台,再上新台阶,创造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