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新闻网 |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象山因你们而温暖
他们,奔赴“三区”坚守战疫最前线
图为昨天晚上6时30分许,小厅村第三轮上门核酸检测。 (记者 金旭 摄)

  记  者 郑  勤

  通讯员 许乔丹 张如琼 林婷婷 

  白衣为甲,听令而行。在此次奔赴“三区”参与核酸检测的队伍中,有比肩同行的“战疫伉俪”,有身经百战的“战疫老兵”,还有主动请缨的二胎妈妈……他们冲锋在战疫最前线,谱写了一个个携手同心战疫情的感人故事。

  并肩在“三区” 

  4月3日晚上11点多,象山一院医健集团丹城分院的医生王嘉楠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得知象山又发现1例新冠肺炎初筛阳性人员,需要紧急前往封控区进行核酸采样,他不禁捏了把汗。来不及思索和准备,王嘉楠迅速起身换好衣服,与妻子简单告别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小厅村投入“战斗”。

  “村里路灯很少,我们手里拿着采样装备,几乎是摸黑上门的。”王嘉楠说。由于事发突然,当时很多居民都是在睡梦中被唤醒,睡眼惺忪地接受了采样。好在,大家都很配合,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最终赶在天亮前顺利完成了首轮采样任务。

  工作结束后,王嘉楠掏出手机,本想给妻子何宁宁报个平安,不料收到了一条“我来啦,咱们场上见!”的微信留言。于是,赶紧回拨电话确认,却始终无人接听。生怕错过妻子的消息,身心疲惫的王嘉楠不敢休息,一直盯着手机反复查看。直到上午9点,接到何宁宁的电话才松了口气。

  原来,在王嘉楠出发后没多久,何宁宁也接到了前往防范区采样的任务,她说:“ 一同并肩作战其实也挺浪漫,一起守好这座城,才能守住我们的小家。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迎来春天。”

  同心不同岗

  执子之手待春风,同心共筑防疫墙。4月4日晚,结束第二轮上门核酸采样工作的叶赛赛,在回隔离酒店休息的途中,偶遇了正在埋头处理医疗废弃物的丈夫张毅。短暂相聚后,叶赛赛请同事帮忙拍了一张合照,随后在朋友圈感慨:“大半夜在小厅村相遇,我回去了,他还在继续。”

  叶赛赛是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总院骨科护士,她的丈夫张毅则是象山伟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医废运送项目负责人,两人都是“战疫老兵”,曾多次前往各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此轮疫情爆发以来,这对“战役夫妻”始终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迎着朝阳出发、披星戴月而归,几乎没有时间见面,偶尔抽出几分钟打个电话,也都是互相叮嘱注意安全,给彼此加油鼓劲。

  4月3日晚接到出征指令时,叶赛赛正在上夜班,交接好手头的工作,便与此次负责各核酸检测点医料废物运送的丈夫一道,马不停蹄地进入“三区”开展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夫妻俩只能把儿子托付给父母照顾,面对儿子每天的电话问候,渴望阖家欢乐的夫妻俩,心生愧疚却无怨无悔:“最好的爱情就是并肩作战,我们很庆幸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也为孩子树立榜样。”

  坚守在一线

  “你帮我简单整理下行李,晚点让同事带上来,女儿还在发烧,你这两天多注意她的体温。”4月4日凌晨,给熟睡中的丈夫发了个微信留言,台胞医院医健集团晓塘分院的邬曼丽就匆匆出门赶往丹城参加核酸检测。

  邬曼丽是一位二胎妈妈,自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核酸应急采样小组的一员,几乎每次都是凌晨出发,担心错过集合时间,晚上大多都是浅睡眠,时刻准备出战。单位领导怕她身体吃不消,曾想找其他同事替换,被她婉拒:“单位人手紧缺,我有实战经验,可以继续坚持。”  

  此次核酸采样,邬曼丽被分配到丹西街道小河头村,一到目的地就马上投入工作,从凌晨4点接到通知,到中午11点多工作结束,期间没吃过一口东西,连续奋战7个小时腰酸到直不起来,也只能用手掌拍打来缓解。事实上,这样的工作节奏,邬曼丽早已习以为常。

  总是见不到妈妈,小儿子常常会发来语音提醒:“妈妈,你早点回家哦,不要累坏了哦!”每每此时,邬曼丽都会满怀期盼——疫情早日结束,自己能抽出时间更多地陪伴孩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专版
两千余名公安民警辅警 筑牢抗疫“藏蓝防线”
他们,奔赴“三区”坚守战疫最前线
“执法蓝”“疫”不容辞 综合执法部门火速集结
我县所有景区暂时关闭
全县各校4月6日照常开课
微“盐”大义
防范区内南庄综合市场物资供应充足
今日象山特别报道02他们,奔赴“三区”坚守战疫最前线 2022-04-06 2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