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休闲象山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7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中谒殷夫故居
  通讯员 沈栖  

  大徐镇在本世纪是个仅有百余名“徐”姓村民居住的村落。1910年,殷夫(原名:徐柏庭)在这个贫瘠的山乡呱呱落地。殷夫幼年在乡间读私塾,10岁进象山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如今,大徐已是万人大镇,那里的村民会自豪地告诉你:“这里是殷夫的故乡。” 

  淅沥细雨中,我穿过几折青石板乡间小径,来到了殷夫故居。两扇大黑门上悬着一块匾,“殷夫故居”4个大字系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的字迹。 

  殷夫以创作大量“红色鼓动诗”而饮誉诗坛,是“左联”颇有影响的诗人。鲁迅先生曾褒奖他的诗是“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进军的第一步”。1931年2月7日深夜,殷夫同柔石、胡也频、冯铿、李求实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龙华,史称“左联”五烈士。其时,殷夫年仅21岁。赤子难忘故乡情。为革命四处奔波的殷夫,在他的不朽诗歌中,留下过“夕阳晖映的西寺”“绿荫葱茏的珠山”“黄沙十里的爵溪”的剪影,更有甚者,他还激情洋溢地写下《我还在异乡》一诗,寄托着他对“久忘的故家”的悠悠思绪。

  整个故居的摆设都是按殷夫最后一次离家时布置的。伫立在殷夫的卧室,我耳畔仿佛响起了他那首诗中的描写——“古红的床儿,/睡过哥姊,母亲,爸爸。/顶上的花饰,已歪,/谁家,呀?”穿过殷夫的书房,抚摩着书桌、椅背,凝望着笔筒、砚墨,我不禁吟起他那首诗中的句子——“读倦了唐诗句,/抱膝闲暇,/浮想着天涯,海洋,/飞越而去,幻想,/涣散了现实的尘网。”至于殷夫当年描绘的“绿色泛滥的后园”,如今已做了较大的修整,充满“春泥气氛”的一片菜园不见了,在白色的围墙内是小桥、流水、石亭、花草,后园几株无名古木蓊蓊郁郁仿佛在向踏访者婆娑起舞致意。霏霏细雨,倾洒着珍珠翠玉。在这一片绿的氛围中,我似乎与这位革命先驱轻声细语地对话……

  殷夫故居前庭两旁的厢房是陈列室,详尽介绍了他那短暂而又充实的革命一生。遗像、遗书、遗著……史料翔实,不免勾起虔诚观览者的深情缅怀。一位故居管理人员告诉我:“世人并没有忘记殷夫,每年总有数以百计的游客参观。今年七一建党节期间,前来吊谒者更是络绎不绝。”是呵,殷夫将永载史册,为世人所怀念。

  值得一提的是,我县为弘扬殷夫精神,于1991年殷夫牺牲60周年之际,将“大徐中学”命名为“殷夫中学”,它离殷夫故居仅几步之遥。朋友,你到象山瞻仰殷夫故居时,千万别忘了注目一下“殷夫中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城区新闻
   第06版:财经●证券
   第07版:象山港
   第08版:广告
   第B01版:休闲象山1
   第B02版:休闲象山2
   第B03版:休闲象山3
   第B04版:休闲象山4
雨中谒殷夫故居
莫高窟千佛洞
广告
今日象山休闲象山3B03雨中谒殷夫故居 2015-07-09 2 2015年07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