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人物速写
柑橘育苗伴晚年
  特约记者 陈斌国        

  近日,丹东街道桥头林村东边田畈,有位头戴草帽的老农蹲在密密麻麻的枸枳苗地里拔草。高温闷热汗流浃背,老农忽站忽蹲双手不停。经打听,他叫黄德士,姚家山自然村人。苗地是今年新租的,用于培植柑橘苗木。

  “夏天苗圃草,好比毒蛇咬。”老黄自言自语道出抢除杂草目的。交谈中得知,老黄的苗木还不是橘苗,而是母本枸枳,柑橘芽苞将在母本上嫁接寄生,再打枝掐尖,直到出圃,前后需要22个月。老黄指着畦地说:“旱地育苗杂草多,使用除草剂会伤害嫩苗,只能一行行手拔。”苗木高有二三十公分,长满尖刺,行间不到10公分,戴手套不灵活,用手拔草很累很触手,但拔过的地畦干干净净,不留草迹,作物肥力足。因为枸枳母本长得粗,嫁接橘苗才壮实。

  苗木娇嫩,像育宝宝。老黄说自5月份母枳栽种来,10来天就锄一次地,施一茬肥,治一遍虫,6月高温干旱灌过水,7月台风暴雨排过洪,8月突击拔草,9月将雇人嫁接。俗话说一亩圃十亩稻,为这8万株苗,他差不多天天泡在苗地里。

  姚家山距桥头林三四公里,平时管护来回奔波,为何舍近求远?黄德士解释:苗圃忌讳熟地,姚家山是有名橘苗村,附近生地不多,难以轮种。老黄今年67岁,现是村上年纪最大的橘苗户之一,育苗虽然辛苦,但他希望满满。年初他培育大分、红美人、象山青等优质品种惹得客户青睐,每株价高三四元,累计出售4万株,进账12万元。他说:“如果行情稳定,明年橘苗出圃将翻一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新农村
   第06版:财经●证券
   第07版:绿地
   第08版:民政在线
沼液资源化利用潜力大
柑橘育苗伴晚年
晓塘乡人大代表 视察“两路两侧”整治
嘿,鳖也住进了水稻田
黄避岙乡狠抓 文明创建不松懈
鹤浦镇开展农民健康体检
象山新闻客户端
今日象山新农村05柑橘育苗伴晚年 2015-08-31 2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