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丹东派出所不间断开展辖区流动巡逻、视频防控、街面网格化管理,逐步营造打击、防控的高压态势,挤压犯罪空间,使辖区的刑事案件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巡逻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利用视频监控
强化服务实战
近日凌晨,丹东派出所民警在步行街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这名女子正是街面诈骗案件的主要人员。“我们接到报案称,一名女子以买衣服为借口和商家混熟,之后便赊账不付,用此手段骗了4家店铺,涉案金额共达万余元。”接到报案后,民警根据路口视频监控以及商铺老板的描述锁定嫌疑人,迅速侦破案件。
如何克服警力少、破案重等困难,将视频深化应用于实战,最大限度服务公安工作,是当前各派出所共同面临的课题。据了解,丹东派出所加强视频监控管理,将监控覆盖整个辖区,专门抽调警力成立视频监控工作组,通过充分发挥视频监控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强对视频信息的分析研判,努力提高破案率。
“保证24小时有人盯着视频监控,寻找有力的证据,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值班领导和值班民警报告,第一时间保证到达案发现场,以保证辖区居民不受任何经济、利益损失。”民警胡警官介绍。
优化警力配置
加大巡防力度
丹东派出所集合警力,形成社会联动力量,专门划拨一部分的巡控力量与商会成员相结合,投入到商铺的巡控工作中,根据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组别,确保每个组别均有专业警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醒和防控工作。
据悉,丹东派出所充分利用现有的警力,科学配置,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针对辖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实现警力布局最优化。对重点线路、重点部位、流动人口聚居区及防范薄弱部位等易发案地区,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切实提高见警率,有效预防、控制、发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地开展辖区街面商铺的摸排工作,对城区商业网点密集、流动人口复杂等具体情况,确定巡防重点部位和时段,真正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
同时,根据街面商铺盗窃案的具体作案手段和作案密集时间段,综合研判,形成具体的巡控工作方案,加大社会面巡防力度。今年以来成效显著,2013年辖区商铺的发案率为94起,今年的发案率为79起,同比下降16%。
建立社会联动
夯实安全防范
丹东派出所坚持巡逻防范与社区日常警务工作相结合。为实现巡逻最大化,把巡逻落实到位,在巡逻中紧密结合入户走访、治安隐患检查、消防检查、暂住人口登记、防盗骗知识宣传等工作,切实加强与辖区群众、单位、场所负责人、从业人员之间的联系,把开展社区巡逻和社区警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巡逻队员按照制定的巡逻范围或巡逻路线开展巡控,确保巡控时间、巡控区域和巡控效果。
此外,加强宣传,提升自防力量。坚持专业巡逻与义务巡逻相结合,形成群防群治大联防的格局。建立业主微信群,警民互动,组织社区民警到各个商业网点向业主宣传,传授各类安全防范知识,增强业主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财务保护理念。积极动员组建义务巡逻队,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逐步形成社会治安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