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学校503班 陈嘉辉 指导老师 张振苗
到喽!我们兴致勃勃地站在象山博物馆大门口。
博物馆在象山县文化活动中心的一楼,我们刚走进去,迎面扑入眼帘的是一大面古铜浮雕展墙,海浪阵阵,帆船点点,“渔海之乡”几个大字异常醒目。我不禁十分迫切地想进去参观。
博物馆内有三大展厅,老师带领我们一个厅一个厅地看过去。在第一展厅“海之疆”里,听着徐福东渡传说,看着陶弘景炼丹图、历代疆域图……我们都静气凝神地立在那儿,倏忽间,那儿好像有了一种神秘的仙气,就在我的周围袅袅,似乎我们已在“海上仙山”了。
出了“海之疆”,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海之民”。一走进里面,同学们就像被一块块大磁石吸住了似的,三五成群地围着展柜。“这是什么?”“你看你看,那又是什么呢?”“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呀?”我们可兴奋,可好奇啦。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石刀,这是石斧、石锛,它们是6000年前的塔山人用来生产、生活的工具;这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鱼钩,它是全国迄今发现较早的金属渔具;这是唐代花卉铜镜,古人用来梳妆打扮的镜子;这是清代的渔藻蝶……这些看也没看到过,听也没听说过的物品,令我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我们继续观赏着,惊叹着,流连其间,仿佛置身于久远的古代。忽然,我在一个名叫“宋绿釉托盏”的器物前停住了脚步。它造型规整秀美,上面的盏像是一个缩小版的青铜碗,下面的托又好似刷了漆的迷你绿果盘。它里外都是绿绿的,这种绿看起来特别的醇正,特别的赏心悦目。你别小瞧这宋绿釉托盏,这小玩意儿是博物馆的珍品,无价之宝呢!如果不是隔着那玻璃保护层,我早就想伸手去触碰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了呢。
告别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们来到了“海之歌”。这里有渔海人家的生活场景,有神奇的竹根雕,有丰富的开洋节,有动人的渔号子……它们就像一首首美妙的歌,萦绕在我的心头……
“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竟有这么大的创造力,真令人难以置信啊!”恋恋不舍地走出博物馆,我不由地赞叹道。如果有时间,我真的想再一次细细地观赏,再游历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