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丽敏
每周一上午到西门小菜场摆摊,义务为市民量血压、测血糖;每月25日,到爵溪敬老院为老人洗脚、剪脚趾甲……在陈莹莹的日程表里,排得满满当当,都是公益行程,自2015年8月踏入象山县小白象公益中心起,她一干就是9年,用行动书写着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公益故事。目前,她是小白象公益中心副理事长,2023年,被评为象山县最美志愿者。
2015年,陈莹莹跟随小白象公益中心理事长丁洁开启了贫困山区扶贫和捐赠衣服的实地走访之旅。这些年,他们走过贵州、四川、甘肃等地的贫困山区,与贫困人群同吃同住,体验他们的真实生活。每次前往大山深处,路途的遥远与颠簸只是第一道考验。当踏入山区的那一刻,各种不适接踵而至。水土不服让陈莹莹的身体饱受折磨,感冒常常来袭,可她总是咬牙坚持。山区的饮食简单而粗糙,住宿条件更是简陋,打地铺、挤土炕,吃不好、睡不好、没水洗澡成为常态。但在她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她,那就是为山区贫困人群送去希望与温暖。
在考察途中,她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有一次,他们深入到一个偏远的山区村庄,那里的生活条件之艰苦令人揪心。村民们居住的是木房子,一楼养猪,二楼住人,灶头简陋到仅仅支起了一口锅,水源稀缺。还有一次,当他们乘坐的面包车开进草原时,前方竟然出现了狼的身影,那一刻,她紧张到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有实地走过,才会真切了解到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才能给与他们更好的帮助。”陈莹莹说。这些年,“小白象”为偏远贫困山区的捐衣、捐书等爱心行动从未停止,有很多物资都是陈莹莹亲手打包的。
陈莹莹拥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她与公婆相处融洽,三代人一直居住在一起,公婆和丈夫全力支持她的公益事业。而陈莹莹的女儿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也经常跟随她参与公益活动,小小年纪便在心中种下了善良与爱的种子。陈莹莹说,家庭的温暖,不仅给予她满满的幸福感,更是让她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于公益事业之中,成为她在公益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源泉。
作为小白象公益中心的副理事长,无论是在组织志愿者活动,还是在直接参与帮扶工作时,她总是冲在前面。她用自己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志愿者,让大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在小白象公益中心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公益氛围,带动着整个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小白象公益中心,陈莹莹与其他志愿者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无论是在筹备捐赠物资、组织志愿者培训,还是在开展实地帮扶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默契配合的身影。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得小白象公益中心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小规模公益组织,逐渐发展成为拥有600多人,且在丹城、石浦、鹤浦、宁海、奉化、舟山都设有分队的大型公益团队。陈莹莹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她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凝聚着每一位志愿者的心,让大家在公益的道路上携手共进。
陈莹莹在公益志愿者的道路上一路前行,自 2015年至今,她每年都被评为“小白象”优秀志愿者,这是对她多年如一日坚持公益的高度认可。而在2023年,她更是荣获象山县最美志愿者的称号。这些荣誉背后,是她无数次的付出与奉献。无论是在养老院为老人剪脚趾甲、洗脚,还是在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服务活动,她总是尽心尽力,不嫌脏、不嫌烦。她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呵护,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贴心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动作,都传递着无尽的善意,成为志愿者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