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休闲象山3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5月21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山寻觅野莓 回味童年味道
●闲暇时光
  记者 洪笑然 文/摄  

  初夏时节去爬山,惊喜地发现山间有很多鲜艳红润的果子。这些人见人爱的小果子看着让人口水直流。酸酸甜甜,是童年的味道。鲜嫩多汁的野莓,多得都让人无需准备解渴饮品。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苗”。

  “苗”学名叫做蓬蘽,记忆中童年的春天总是在山上的草丛里摘这红红圆圆的小果子,即便是边摘边吃,不多时也能攒够一大盆。蓬蘽不带蒂,中间空心,如果放到袋子里,容易被压瘪压软,必须得拿个盆样的容器盛着。要是一时兴起要采摘却并未准备工具也没事,路边摘几片长叶野草,末端打结,把蓬蘽一颗一颗像珠子一样穿起来,很快就能做成“红玛瑙”珠串,也不怕红珠子被压坏啦,回去的路上慢慢数着吃,别提有多美味了。有时候摘了几大盆回家,也完全不够分,四下邻里每人都要上一捧,大人小孩都爱吃。

  自从搬家到县城以后,摘野莓子的乐趣只存在于久远的童年记忆里。近些年,每到这个季节,朋友圈都会被摘“苗”的照片刷屏,我也只有空望着手机艳羡的份。

  听村民说,摘野莓不用去山上,附近的田埂边多得是。打听了一处没喷过药的田地,众人便四散开来专心找果子。“这边有一大片。”“我这边个头大,快来这边摘。”呼唤声顿时此起彼伏。

  说起摘蓬蘽的讲究,我这回跟着朋友们学了不少:木棍是必不可少的趁手工具。摘之前先拿一根长木棍到草丛里探探,春天里蛇虫鼠蚁都出洞了,拨动草丛可以把它们都惊走,确保安全。有些草木丛生,“苗”被压在杂草之下,伸手过去即便没蛇虫也容易被荆棘划伤,这时候拿木棍将上面盖着的草拨开,一株一株“苗”就露了出来,伸手便可采撷。

  “快来看,这里还有树莓。你们尝尝,这个果子不一样,甜中带酸,我觉得这个更好吃一些呢!”采摘途中,突然有朋友喊道。他说的是我从没见过的果子,外形跟蓬蘽有些相似,但是颜色浅一些,连着果蒂,果肉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入口酸酸甜甜的,口感也比蓬蘽要软。这果子我虽然第一次见,但是名字很早就听说了。“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段话出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的覆盆子说的就是它。

  前后一个多小时的时间,6个人摘了满满的3大盆。有时候看到大个的果子,也顾不得被木刺划伤了,所以等到采摘活动结束,基本每个人的胳膊上都有几道红肿,但是这仍旧阻挡不了我们摘野莓子的热情。朋友一边咧嘴涂药一边说:“一年也就这么一小段是时间可以采摘品尝,手臂上的小疼可敌不过嘴里的甜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城区新闻
   第06版:财经●证券
   第07版:象山港
   第08版:广告
   第B01版:休闲象山1
   第B02版:休闲象山2
   第B03版:休闲象山3
   第B04版:休闲象山4
抓住5月的尾巴来石浦渔港 赴一场休渔前的万人谢洋盛典
淡季约会青海湖
上山寻觅野莓 回味童年味道
拜县:忘却时光流逝的文艺小镇
今日象山休闲象山3B03上山寻觅野莓 回味童年味道 2015-05-21 2 2015年05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