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新农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德富:带领“弱鸟”先飞的“领头雁”
  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俞珊珊 

  本报讯 冬末春初的西周镇潘埠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记者面前:村道宽阔平坦畅通到户、农家别墅错落有致,文化礼堂古朴典雅,公园绿地见缝插针……而让昔日村居密集,危旧房遍布,道路高低不平狭窄难行,生态绿地公园几乎为零的落后村变为如今的美丽潘埠,这一切离不开村党支部书记周德富。 

  今年是周德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第16个年头。由于历史原因,16年前,潘埠村的党支书一直空缺。村民们眼巴巴盼着有位好当家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周德富身上,希望他能回村当大家的领头雁。当时的周德富49岁,已定居在外多年,事业顺风顺水。“接这个担子,算是临危受命,压力很大。”说起往事,周德富介绍,自己生于斯长与斯,总有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得尽努力把村庄建设好发展好。

  周德富说到做到,上任伊始,百废待兴。他先跟支部一班人约法三章:讲团结、守纪律、多沟通。绝不搞“一言堂”,多发展年轻致富能手成为新党员。同时,村里严格执行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工作透明度增加了,多年的干群隔阂和疑虑也逐渐消失。

  人心齐,村庄发展的基础就有了,只是,新农村建设如何破题呢?周德富瞄向了村庄整体规划上。他说:“相比先进村,潘埠是弱鸟,迎头赶超就得先飞,着眼长远。在前期调查中发现,我们村的不少问题,症结都在规划无序上,要实实在在为村民办事,必须规划先行。”在政府的支持和全体班子成员的努力下,潘埠村就先人一步编制完成了整存的规划方案,未来村庄建设发展一目了然。

  规划引领下,村道硬化、拓宽,“一户多宅”清理,梳理式改造,小流域治理,生态休闲公园、农民会所、老年公寓、文化礼堂建设……几十项新农村项目接连落地潘埠。短短几年间,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环境就大变样:危旧房拆除了、公园绿地修起来、村道宽阔畅通,环境靓丽了……加上长效保洁美化机制的建立,地净、景美、水清的美丽潘埠,每每让初到该村的外乡人感慨进了城里的社区。2012年11月,该村还成功通过市级全面小康村的创建验收。

  美丽乡村归根结底要实现村美民富,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为此,周德富在全面排摸分析基础上,拓宽思路,依托本村广阔的杨梅林资源,邀请专家嫁接优质品种。记者获悉,今年整改后的300余亩杨梅林就将进入规模量产了,预计未来能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同时,周德富还积极推进林道建设,为全村上千亩山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是当家人,我就要以身作则,全心全意服务村民。”周德富说。潘埠毗邻淡港,每年台风季都得重点防抗,周德富年年带队冲在一线。2013年“海葵”台风来袭,半夜12点,他带队在村大溪坑桥头上排险。妻子来电说家里进水,但直到险患排除后他才回了家,此时,家里的冰箱、电视机等都浸在了水里了。

  潘埠属西周镇偏远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留守村。据统计,全村197户村民共523人,青壮年基本都外出创业务工。留守老人的生活时时牵动周德富的心,有事没事他都会上门唠唠家常谈谈心,老人们一有困难也喜欢找他。每年的大年三十,周德富还会捐款给村老年协会,十五年来从未间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新农村
   第06版:财经●证券
   第07版:绿地
   第08版:教育周刊
周德富:带领“弱鸟”先飞的“领头雁”
颜志阳的草莓人生
葡萄生长期 农户勤护理
青山头村 美化环境 干部先行
新桥镇 开展计生暖心行动
象山新闻客户端
兵营村望景健道造福乡民
象山电大2016春季招生信息
今日象山新农村05周德富:带领“弱鸟”先飞的“领头雁” 2016-03-14 2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