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丹东街道着重在“四个强化”上下功夫,坚持“补齐短板与做强长板”一起抓,从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过硬。
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街道研究部署2016年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和难题破解,以上率下、带头示范,落实党工委书记主体责任。深化党工委成员领衔破解党建难题、班子成员联系党建创建转化点等制度,健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同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压力传导,构建“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格局。
强化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结合当前重点专项工作完善农村星级化管理考核制度,培育新增五星级党组织2个、四星级党组织3个,整改转化软弱落后村1个、非公企业1个。扩大社区党组织覆盖面,建立楼道党小组,深化党员“五小五大”志愿服务活动。立足城区特色,扎实推进楼宇商贸党建、社会组织党建,组建涌金广场党支部,建强社会组织孵化园党支部,推行 “党建+”等工作方式,开展两新组织“三讲三走三争创”活动,激发两新组织活力。
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以深化“双对”考核制度为载体,推进重点项目认领、联村干部入户轨迹等机制,通过“周碰头、月述职”,持续深入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探索“社工进网格”制度,促进社工联系服务居民制度化、常态化,打造“全能”社工。以换届为契机,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推荐和考察力度,真正选优配强村两委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深化乡情网格、固定服务日等制度,严格执行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强化农村治理体系创新。完善“和村惠民四步法”、村民代表底线管理、农村管理员“七员合一”等基层治理各项制度,不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抓住被列入宁波市基层治理创新试点的有利契机,建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推进人口、地理空间等各类数据在街道的贯通共享,推进管理智能化、服务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