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新闻网 |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一代燕鸥幼鸟 环志上“户口”
韭山列岛今年成功孵化22只“神话之鸟”

  记者 郑丹凤 通讯员 丁鹏 蔡杨华 

  本报讯 捕捉、看护、戴环、测量、记录……7月10日至11日,新一轮凤头燕鸥幼鸟环志工作在韭山列岛展开。由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自然博物院组织的30余名海鸟保护志愿者,驻岛两天一夜,为新一代198只凤头燕鸥幼鸟办理了“身份证”。

  “每只幼鸟左脚戴金属环,右脚戴塑料环。”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员范忠勇介绍,金属环是鸟类的“全球身份证”,而绿色塑料环比较醒目,有利于野外跟踪观测。环志工作旨在了解凤头燕鸥的迁徙状况,为其种群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目前已知的五个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地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地。中华凤头燕鸥被称之为“神话之鸟”,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21年,“晋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国宝”大熊猫同等级。

  “神话之鸟”通常混在大凤头燕鸥群中繁殖,每年4月到8月,是该种群的繁殖期。今年韭山列岛的招引保育工作于4月20日启动,截至目前,落于铁墩屿招引保育场的大凤头燕鸥,最多时达到5000余只;中华凤头燕鸥成鸟最多时有84只,创下了全世界该鸟种一次观测数量的新纪录。到7月11日,已有2000只燕鸥雏鸟在岛上孵化成功,其中22只为中华凤头燕鸥雏鸟,目前尚有三枚蛋还在孵化中。

  自2013年在韭山列岛实施中华凤头燕鸥招引与种群恢复工作以来,保护区已累计招引繁育出115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占世界各繁殖地总量的80%以上。同样在韭山列岛,对凤头燕鸥幼鸟的环志工作始于2015年,至今已累计环志1200余只幼鸟。

  图为志愿者为燕鸥幼鸟戴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区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绿地
   第06版:塔山
   第07版:角色
   第08版:专版
新一代燕鸥幼鸟 环志上“户口”
全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视频会议举行
县政协专项视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象山入选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国试点
古城夜韵
10家娘家“驿站” 开门接纳户外劳动者
官山村:“并村”更并心 融合谋发展
今日象山要闻01新一代燕鸥幼鸟 环志上“户口” 2021-07-13 2 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