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书写“梦工厂”光影变迁记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新闻网 |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擘画象山影视城未来蓝图
书写“梦工厂”光影变迁记

  2020年度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象山影视城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宁波市将象山影视城作为宁波“影视之城”建设的核心示范区,对象山影视城未来发展定位作出部署。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扶持期与发展赋能期已全面开启。

  纵观象山影视城发展之路,不断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从一片荒芜到千城百阙,从孤城独立到四城互犄,从原始拍摄方式到高科技数字摄影棚,从最初的难题破解,到驶上一条发展快车道,再到引领影视行业的国内头部影视基地,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这一路走来披荆斩棘,最终冲破洪流迎来曙光。如今,一座承载着象山人影视之梦的“电影梦工厂”在象山熠熠生辉,照亮着影视行业半壁江山。

  破题,打通影视发展快车道

  2003年5月,江南的春天特别明媚,为了筹拍《神雕侠侣》,导演张纪中走访了全国许多地方,最后经熟人介绍,他第一次来到象山,选择了新桥镇一个背靠灵岩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大塘港畔来建造神雕侠侣城。至此,象山和星光璀璨的电影正式恋爱,尽管那年象山连个像样的电影院都没有。

  确定地点后,张纪中连夜从北京请来设计师和文学顾问,三个人闭关在象山的一家小宾馆里,一点点勾画出神雕侠侣城的角角落落。这段过往对他来说印象深刻,以至于后来每次来象山,他似乎都会再次闻到周围成片橘林的香味。

  当时剧组着急拍戏,所以神雕侠侣城的建设速度非常快,6个月就建成了拍戏用的外景,包括气势恢宏的襄阳城、神秘莫测的活死人墓、秀丽幽雅的归云山庄、迷离奇幻的绝情谷、蓊蓊郁郁的榕树林等。

  对张纪中来说,这座城因他而起,开局不错。但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营运不佳,加上出现了资金链问题,影视城一时十分冷寂。等他的剧组一走,影视城人走楼空,全是空房子,游客也少得可怜。从影视城2005年开城到2010年,影视城年均接待游客仅为10万余人次,剧组拍摄年均不到5个,景区门票收入年均500万元左右。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12月,在“文化产业大繁荣”背景下,政府看到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全面接盘象山影视城,并成立了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面对几乎是一座“空城”的影视城,管委会当时压力很大,如何解决影视城的生存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政府和影视城的共同统筹下,影视城确立了以场景为表、产业为里、文化为魂的“三位一体”互为发展的战略格局,首先从产业区域规划着手,逐步破解了招商引流、资金周转等产业难题,通过从内革新,一步步让象山影视城“起死回生”。

  2011年,影视城年接待游客量37.2万人次,门票收入1066万元。这样的成绩让所有人都分外惊喜。回忆接手之初,象山影视城产业管委会负责人坦言困难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破题。从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影视城还是得围绕影视、围绕剧组去做文章!摸清了影视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产业特性后,明确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定位,才能让象山影视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此后,剧组入驻数量一路高歌猛进,从几个到十几个、50个、100个……每年持续增长。从无到有,2014年,象山影视城晋升全国影视基地前三甲。 

  发展,实现影视产业新跨越

  通过象山影视城的品牌集聚效应与平台虹吸效应,近年来,象山影视城逐步成为大资本、大企业及影视专业团队的价值洼地与投资高地,象山影视城在自身不投入或少投入的经营模式下,实行与落户企业合作共赢、多边受惠,共同促进了影视产业发展与品牌价值的提升。

  2016年年底的北京,寒气逼人,导演曹盾来到象山,开始谋划一座城池。曹盾的新剧《长安十二时辰》以长安街为背景,急需一座能极大还原长安城原貌的唐城。影视城动作很快,不出几天就整理好了一块区域。一年后,一座占地面积71.22亩、耗资5000万元的四四方方的唐城在影视城东南角拔地而起。

  至此,影视城在拥有宋城、春秋战国城、民国城之后,再添唐城。此外,影视城还通过多种合作模式,打造了唐城北街、暌王府、兰府、听潮亭等4个拍摄场地,进一步拓展了影视拍摄基地,丰富拍摄场景,填补了各个历史年代的置景空白。

  而象山影视行业的发展又何止区区场地拓展,更多的是引进高科技技术,为影视拍摄提供了更加高效、专业、便利的拍摄设备。为解决基地固定场景无法满足剧组拍摄用景需求,顺应影视拍摄数字化、工业化发展潮流,象山影视城在全国影视基地中率先大力推进摄影棚建设,先后建成35万平方米的摄影棚,包括国内首个高科技数字摄影棚、全亚洲最标准的水下特效摄影棚、单体1万平方米的摄影棚及专业LED摄影棚。另外,在象山影视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剧,众多影视企业、明星工作室选择落户象山,目前累计引进落户影视公司和明星工作室3942余家,带动产业区年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年税收近3亿元。

  影视城在影视产业配套设施完善上,羽翼渐丰。目前象山影视城摄影棚数量居全国影视基地第一,为拍摄更多类型和题材打下基础,极大地提升了象山影视城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象山影视城率先出台支持影视企业共渡难关八项措施,从线上服务、政策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并引导266个影视配套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落实帮扶措施,减轻剧组损失,降低制作成本。据统计,象山影视城及影视配套服务企业通过降价、免费等优惠措施,为150余个剧组减免酒店住宿、摄影棚租赁、场景使用等费用过亿元。疫情,非但没有给象山影视城带来冲击,反而因祸得福,让影视城实现“弯道超车”,为影视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沸腾,带动旅游发展新活力

  每当有游客从影视城游玩归来,总会忍不住推介给身边朋友。溢美之词不外乎“一入影城,如同穿越,沿街古铺、亭台楼阁,卖艺杂耍,市井热闹。”这是影视城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特别之处:既是一个景区,同时也是一座活生生的城池,有人烟有生活,有故事有历史。而未来,象山影视城还将继续挖掘深埋在影视剧中的情景、道具、美食等细节,融入到影视城日常营运的方方面面,游客只要走进影视城,立时就身在历史中,化身剧中人。

  为了让影视城热气腾腾活泛起来,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管委会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掌握绝活绝技的表演艺人85人,其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三仙归洞、天桥绝活、皮影戏等传统又原汁原味的街头民间艺术表演,增加游客体验性、影视趣味性、旅游互动性。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节庆”的思路,激活节庆品牌效应,催生了一条崭新的旅游产业链。举办影视庙会、踏青节暨国学节、影视嘉年华、泼水节等节庆活动,影城穿越游,带游客“穿越”大宋朝,亲身体验电影声音合成制作,木偶戏、皮影戏、民间绝活、励志魔幻剧等。通过复原街道、酒馆、客栈等影视场景,逐步实现场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娱乐化、活动趣味化、旅游互动化,真正成为让游客过足影视体验瘾的“活城”。

  另外,随着拍摄剧组和影视企业的不断增加,带动了宁波市影视文化产业区内场景制作、服化道、灯光器材、群众演员、生活配套等影视产业生态闭环基本形成。已有车辆租赁、道具制作等各类影视配套新业态商家115家,可租赁影视车辆达600辆,全国最大的专业道具公司、影视器材公司、服装道具公司等纷纷入驻运营。周边拥有影视客栈340余家10600余张床位。“象漂”群体已成规模,可全面提供剧组拍摄所需的特约、外围武行、特型演员、小演员等各类型群众演员,常驻群众演员600余人,可调动群演2000人。

  一座影视城,还带动了整个新桥镇以及周边地区。自象山影视城落户以来,新桥镇加快推动周边村庄形成“农旅+影视+民宿”的发展模式,一改纯农业乡镇的面貌。尤其是近年来,抓紧实施38个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加快打造独具山海风情的星光影视小镇。目前,全镇仅农家客栈就有300家左右、床位数达上万个,还有精品民宿10多家。周边村庄纷纷主动对接,拥抱影视城外溢效应,各显其能发展乡村经济。上盘村加强与优秀互联网文学、小说、剧本平台战略合作,建设全国编剧交流、创作平台,努力打造“中国编剧第一村”。高塘村利用闲置工业用地,以影视置景为核心产业,实现剧组工作人员吃住行一条龙服务,积极打造影视置景专业村。灵岙村在现有“象漂之家”基础上,美化提升村容村貌,出台演艺人才进村机制,提升发展为“演员村”。

  龙战影视传媒公司负责人俞民岳,是与象山影视城共成长、齐创业的代表之一。“当初真没想到,到处是橘子地、养殖塘的新桥,会变成今天的影视基地、旅游景区,很多人居然吃上了‘影视’饭,老家村子里一半以上老房子都新建成影视客栈了。”俞民岳说。

  去年,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营业收入近50亿元,税收2.5亿元;年均游客接待量超过250万人次,接待拍摄剧组近200个,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剧组接待数量。品牌价值达102.6亿元,成为宁波文旅第一品牌。

  未来,开启影视之梦新征程

  去年11月,影视城宣布和国内外多家头部影视技术公司合作,拟建立集数字引擎、LED电影级显示、实时摄影机跟踪、动作捕捉、云数据存储及传输等多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数字虚拟拍摄平台、影视数字资产库,打造全国首家5G+影视数字制作基地。在此基础上,影视城启动商业街区项目工作,一条总投资10亿元,占地136亩的商业街区将在不久后揭开神秘面纱。项目功能包括电影博物馆、大剧院、电影宫、餐饮、购物、文化展示、咖啡馆、酒吧、大马戏、露天音乐广场、康体健身、雪茄吧、红酒吧等。试想一下,未来影视城的休闲时光,漫步古街道,体验剧中景,还能吃饭购物看电影,复古时尚来回切换,往昔今朝随意穿越。

  除了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打造更具生活性的“娱乐城”,未来影视城更主要的是聚焦数字赋能,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影视片场。为此,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陈建瑜开始谋划一场新变革。象山影视城以“5G+”数字影视为突破口,推动从1.0传统基地服务到2.0数字科技赋能,成为集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国际化、标准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多门类、专业化的电影片场和电影工厂。

  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国际化、标准化统称“五化”。其中数字化是指通过搭建象山影视云平台,采集剧组摄制素材并储存进云数据中心,实现影视素材云查阅、云处理、云传输、云剪辑、云制作及二次开发,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剧组服务管理;智能化全称“人工智能影视基地”,以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核心,覆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业态,实现影视基地场景感知、基地管理等智能化升级,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影视制作全流程;虚拟化是集数字引擎、实时摄影机跟踪、动作捕捉、云数据存储及传输、数字资产库等多种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数字虚拟拍摄平台,能有效减少剧组实景搭建及后期特效处理的成本与时间,优化影视制作流程;国际化指通过建立国际影视互访机制,邀请国际知名影视公司和导演赴象山考察,对接其海外影视资源,实现招商引剧,引进国外影视剧组转移到象山拍摄;标准化,以获批国家级影视拍摄基地标准化试点为契机,打造专业驾驶舱指挥平台,通过“一键式、一站式、一系统”的操作方式,实现五大功能智能化。同时学习和引进好莱坞片场服务管理模式,建成剧组看景、置景、换景、杀青等环节全方位立体式的影视摄制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影视基地管理服务专业化水平,成为全国影视基地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新标杆。

  迈向新征程,启航未来路,象山影视城将继续擘画“电影梦工厂”,书写下一个影视传奇。

  记者 董小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城区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绿地
   第06版:塔山
   第07版:角色
   第08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擘画象山影视城未来蓝图
今日象山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08擘画象山影视城未来蓝图 2021-08-10 2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