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玎) 近日,在宁波兄弟服饰有限公司的智慧生产车间里,经由智能生产吊挂传输系统抓取袖口、衣领、前襟等一件件组成服装的“零部件”,精准送到各岗位工人面前,而每个工位前端的平板,都会实时记录工人们生产的状态。
“我们车间依靠智能系统可实现不同款式、不同材质、不同尺码的最优生产组合,目前尝试过14个款式同时生产。”车间现场工程技术员卢忠敏介绍,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就可以掌握整个一至五层的生产管理状况,每个环节、工序都一目了然,让公司生产更专业,也满足了差异化需求。
宁波兄弟服饰有限公司是我县纺织龙头企业之一,生产制造服装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探索。2022年下半年,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兄弟服饰与上海飞榴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圣瑞思工业自动化公司合作,投资1320万元,利用“针聪明”MES(制造执行)系统和“衣览”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推动厂区“腾笼换鸟”,打通业务下单、标准工时、生产计划、裁剪、车缝、后整包装等生产全链路,打造智慧生产系统。
飞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刘柯博士介绍:“在订单急、流量大的情况下,‘针聪明’系统可以计算最合理的衣架走行和分配方案,实现跨楼层、多款式、混组别、多区域的组合生产和集中后整的全控智能调度。”
启用了智慧生产系统后,兄弟服饰单个缝制车间的日均成衣产能就达3万件,最大日产量可达3.4万件。据测算,该系统提升管理效率50%,产品不良率降低5%以上,产量数据在原基础上提升20%,跨楼层运输实现了99.99%的准确性,有效减少物料堆积、杂乱不清所造成的效率滞后问题,实现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可视化管理。
不仅仅是生产车间数字化,兄弟服饰在设计环节也引入了数字化技术。2023年,兄弟服饰通过引入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3D设计软件和协同平台”,实现了从面料到成衣的全链路3D数字化。
在兄弟服饰技术开发中心,技术员胡莉莉使用Style3D软件,导入设计样板,扫描面料,生成3D成衣,形成二维码发给客户。胡莉莉介绍:“正常完成一次打样需要3-7天,而通过服装3D虚拟设计打样,通过虚拟场景应用和虚拟人物的穿着展示,快的时候只需1个小时就能完成客户修改意见,提升了服装研发效率。”目前,该款软件主要适用于自主设计、小单快返等类型客户。
数智化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如今,兄弟服饰又在成衣检验环节尝试上新“AI质检师”,通过视觉识别系统,检验员工的手法和流程,从而提高服装质量合格率。
整洁、有序、快速,兄弟服饰的数字化生产现场,成功实现产品的品质标准化和生产效率最大化,将兄弟服饰的发展蓝图干成实景图。“客户非常看重‘智能制造’,对我们来说是发展机遇。”兄弟服饰副总经理赖文波表示,去年公司完成产值4.5亿元,今年订单增加明显,目前已经接到订单5亿元左右,预计今年可以完成产值超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