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斌国
2024年9月,西周蒋氏修编出版《西瀛蒋氏宗谱》,全谱收录113户、584人。族人分布城区4村,部分散居墙头、丹城,还有宁波、杭州、上海、台湾及美国等地。
该谱由族人蒋连红牵头采集,姓氏专家张则火受聘汇编,分世源、世系、世名、世略、世传、世科、世荣、世迁、世福、世泽、世藻、世跋等部分。谱载,明庆历间,鄞县蒋仰山迁居西周。到第7代,堂兄8人,人丁兴旺,开始编撰族谱(“文革”时被毁),尊蒋公为一世租,自第3代排序为:兆、起、家、邦、传、宗、世、系、有、开、必、先、仁、孝……已传16代,历400多年。
蒋氏定居后,族人辛勤劳作,艰苦创业,开垦种植,开坊设店,精打细算经营有方,逐渐积累财富,陆续建造蒋家、蒋大房、蒋小房等数座三合院。成为当地富有望族。
蒋氏发迹后,重视教育,开办私塾,聘师教授,培养子弟;孩子大一些时,送到丹城、宁波、上海等地深造。尊师重教,弟子勤学,学有所长,人才辈出。
从谱录看,前清时,蒋世模、蒋黼为贡生,蒋宗奎为介宾。民国时,任过公职、军职人员8人,其中上过黄埔军校2人。蒋伯真为少将,靖江县知事。蒋开国任陆军总部第六署中校科长。更多族人以教书为业,其中当过校长的有5人。
蒋黼(1844—1927)曾任过太平、安澜县渔业所主任。20世纪初,西方列强欺我贫弱,常派军舰擅闯东南沿海。蒋黼爱国心切,多次上书建港自强。1909年,朝廷最终决定兴建象山港军港,委任蒋黼为军港总办。正当他开窑制砖、筑基建房时,辛亥革命爆发,工程中止。1916年孙中山视察象山港,军港建设重新启动,又命蒋黼司其事。因病重,蒋黼托儿子蒋永昌代职,直到1946年基本完成首期项目。蒋家父子情系海防,接力奔走,殚精竭虑。
蒋子奇(1900—1968),就读东南大学,精通英语法语,曾任职国立编译馆编辑、教育部浙东战区教育主任。撰写过《中华耻史》《中美关系纪要》《中德外交史》《西北民族史〉《中外交通史》等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族人担任村、学校、工厂主要负责人的有7人。蒋开贵曾任上海协昌缝纫机厂厂长、党委书记。蒋开时(1925—1996),上世纪50年代担任南田、昌国区校校长,1979年平反后又任马岙中心校校长。新高考制度恢复来,蒋氏子弟弘扬传统,好学成风,陆续有47位莘莘学子走进各类高等学府(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