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塔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4年03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浦白门头凉亭
  竺桂良

  白门头在石浦番头西岙南,盐厂村北,为石浦西南交通要道。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里人楼占瀛独资建造,亭为殿堂式三楹,石柱,亭内有碑记。2013年春,亭北百米建成福寿堂,并建有新式凉亭一座。因白门头凉亭年久失修,且道路改变,行人稀少而拆除,盐厂中心村王阿根先生等,为保护文物,出资出力移碑于新凉亭,并移双龙西岙公墓路碑于新亭东墙外。屈指算来,亭之寿长二百岁。亭东原有“坤德永贞”坊一座,为楼占瀛继室董氏立,久圮。

  有关亭碑内容,民国《象山县志》多有记载,录如下:

  一、“图说上·昌石”第51页后:白门头茶亭,番头,有茶田百亩有奇。

  二、“风俗考·义举”第33页:石浦白门头茶会,有田三亩、山一座,里人楼占瀛助。

  一座凉亭,茶田有两种记载,小小凉亭,何需百亩良田?颇为奇怪。帶着这个疑问,于数年前造访了白门头。亭有碑一道,立于墙内,惜每行文末三字为水泥坐凳所覆盖。文曰:番头之南有白门头者,其地坐适番头、石浦,下连月楼岙、励家坪、胡家屿之所通衢也。余先君子彦章公,怜行人跋涉之苦,欲(建茶亭)以便往来安遏,不幸赍志以殁。岁在戊辰(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因承先志,鸠工乐(建茶亭),并于是处助田三亩、山一所,作每年烧茶之费。又葛屿山村(置地四)亩,以立义(冢),亦承先君子之命。嗟呼,此二举者,一以为生,(一以为)死。先人好善之心,皆子孙所难忘,亦乡邻所乐闻者也。爰(为立石)以永垂不朽云。

  里人楼占瀛谨(立)嘉庆十七年岁次己巳伸吕月笔者注:十七年己巳,当是十七年壬申。若己巳,则十四年。

  碑中有后补刻小字数行。文曰:后补,愿助科举公田一百亩零五分。展开:南乡门前塘十六号,计十四亩七分;司前西边村田四号,计一亩;朝天门塘岸脚村田一号,计六亩;大慈塘村五号,计四十五亩□□;蒋家村田一号,计七亩;百亩塘村田四号,计三十亩零六分。又愿助缨溪书院公田,分座东湾塘村,共计十四号。岁在道光元年之辛巳孟秋之月。

  由碑文所刻,助茶亭田仅三亩、山一座,助科举田百亩(实为一百零四亩多),书院田十四号(计四十九亩零)。

  民国《象山县志》教育考第32、33页娄占瀛当是楼占瀛。楼氏为石浦四大望族“童楼吴秤”之一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
   第05版:塔山
   第06版:财经●车友
   第07版:
   第08版:交警专刊
戚继光在象山沿海的抗倭斗争
石浦三月三
石浦白门头凉亭
今日象山塔山05石浦白门头凉亭 2014-03-11 2 2014年03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