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一身白大褂,挎一个畜禽防疫箱,这是她最平常的打扮;穿鸡棚,入畜舍,往畜禽身上接种疫苗是她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每当畜禽场出现疫情,她总是火急火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她叫李玲,八零后广西妹子,县畜牧兽医总站兽医。
李玲2011年进站,每天入场户、爬栏头,不怕脏、不怕累,严格落实畜禽强制免疫计划,牢筑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广受养殖户和当地群众的夸赞,被网友们誉为“象山畜禽养殖领域的安全卫士”。
5月12日,记者跟随李玲赴黄避岙畜牧小区,对当地的生猪例行防疫采样。还没进猪栏,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猪粪味,记者以手掩鼻,站在猪舍前进退两难。李玲和伙伴们利索地穿上防疫服、戴上口罩,依次给生猪防疫采样。他们轻抚着猪的耳朵、背,然后出针、扎针、注射,一系列动作就在几秒钟之间,猪舍里静悄悄的,就像无声电影的一个片段。两个多小时后,李玲从猪舍里出来,摘下口罩,脸色酡红,额角布满了细密的汗星。她告诉记者,小猪仔防疫还相对容易,配好疫苗可以抱着注射,大一点的猪需要情绪安抚,扎针时要狠、准、快,稍一迟疑,有可能针头变弯或者猪受惊吓,引起猪群躁动、伤人。
“我县的生猪饲养量有26万头,一头猪从出生到长大出栏,至少要免疫8针,防疫后时隔一个月还要采集血样,送往实验室进行免疫效果检测。”提到繁重的工作量,李玲捋了把额前的刘海,淡淡地对记者说:“工作就是责任,辛苦里总有收获。”
她跟记者聊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有一位养鸡户,家里养了1000多只放山鸡,因为担心疫苗应激反应,拒绝国家规定的禽流感疫苗接种。经过她多次上门工作,养殖户提出了一个奇怪的“建议”:在夜里进行接种。一个年轻女子,谁肯大晚上的到山里喂蚊子?李玲啥也没说,点点头,答应了他的要求。九月的晚上,闷热异常,李玲带着几个防疫队员摸黑上山,奋战了一个通宵,给1000多只放山鸡打下了禽流感疫苗。第二天一早,养殖户来到鸡棚,看到李玲他们被蚊子叮得满脸是红包,心里老大过意不去,一连说了几个“辛苦你们了”。
为了维护畜禽产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李玲还积极帮助养殖户解决畜禽疾病防治难题,每年通过解剖,诊断畜禽病例百余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解剖实践,她努力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先后在行业重点期刊发表了《一例鸭胃线虫病的诊治》《浙东白鹅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对比试验》《保育猪地热保温设备的应用与推广》等专业论文。
2015年的春天特别温暖,在这几个月里,李玲先后获称“宁波市2014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度首批最美职工”“2014年度象山县青年岗位能手”,成为兽医行业里一颗引人瞩目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