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个个强健的党支部,一个个尽心尽力的村(社区)干部,一个个逐渐走向幸福富裕的村(社区),无不彰显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的感召力、党建工作的创造力……在丹西街道,基层党组织激发出跨越发展的新活力。
今年以来,丹西街道以 “基层党建规范提升年”活动为重点,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认真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党建作为重要引擎,进一步凝集起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正能量。
针对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复杂多样、牵涉面广,实践创新难度较大等问题,丹西街道夯实基层基础,规范提升党建工作,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定期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还积极开展党政班子结对约谈基层党组织书记制度,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意识,1至6月份,共开展各类汇报座谈10余次,约谈基层干部120人次。
同时,丹西街道充分发挥商会党委“主导”“衍生”“孵化”等功能优势,搭建党企班子双向交流、互助资金服务发展、引领社会形象塑造、助推企业文化建设四大服务平台,逐步构建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该商会党委已利用商会互助资金会累计为企业转贷、倒贷15亿元,为许多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并引导企业在“五水共治”工作中认捐1500万元,使得商会党委服务中心工作的作用更加凸显。
“把基层党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村主职干部的管理,也是我们街道的一大亮点。”丹西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在夯实基层基础的同时,丹西街道创新“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加大村主职干部管理力度,将“严格村主职干部队伍管理”确定为基层党建重点项目。丹西街道还制订“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责任清单”,列清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共性、个性责任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真正做到 “一张清单”抓牢村主职干部党建主体责任。
制定《2015年度村主要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农村党支部星级化评定管理办法》,出台《村主要干部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办法》……丹西街道的“两项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村主职干部履职积极性,将涉及的重点工程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分类,以村为区域,建立节点倒逼机制,切实增强村干部服务中心工作的主动性。截至目前,街道已完成政实路、一兆韦德体育广场征迁等涉村项目11个,完成率达65%。还开展岗位素质培训工程,制订2015年度培训计划,每月组织村主职干部参加“五水共治”“清三河”与新农村建设等实用知识培训,定期参加由街道各科室举办的安全、综治、计生、社保等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此外,依托社区平台,多措并举,打造了一批可学可看的特色平台、亮点活动和示范项目,有力推进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该街道推出“红黄绿”三色关爱平台,红色、黄色、绿色分别代表老年人、失独家庭、小候鸟关爱服务平台,以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延伸党委政府的服务触角。目前,全街道6个社区共有登记在册并形成品牌服务项目26项,党员志愿者人数超过600人,已救助残疾人、低保户、下岗职工等困难群众300多人次;今年以来共有29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结对开展活动,共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180余次,受惠居民3500人次以上。
“党建增强了全街道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提升了推进跨越发展的战斗力,淬炼了党员干部这支先锋队伍的执行力。”丹西街道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