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利落的平头,稍显稚嫩的脸庞,很难想象,这已经是28岁的王晓羽警察生涯的第六年了。
王晓羽是爵溪边防派出所社区中队的中队长,也是一名普通民警。自2009年担任社区民警以来,他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同事们说他是社区警务的一面“流动红旗”。他有一本民情日记,上面记载着群众的点滴要求。
爵溪针织企业遍布,订单量决定了企业工人需求量,用工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一方面是企业阶段性急需用工荒,一方面是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因为用工信息不对称,找不到工作,年轻的王晓羽留意到了这对矛盾。2012年春节过后,他带着中队的民警一起到社区走访,记录下4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信息、特长、从业经历、求职意向等。每次走访企业时,王晓羽都会把这本工作日志拿出来翻翻,看看有没有适合企业的员工。有一次他在一家印花厂走访时,看到生产部紧急招大量员工,马上掏出小本子对照。在他的努力下,不到两天时间,这家印花厂就招到了400多名业务技能对口的工人。
“当社区民警,最容易遇到的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王晓羽是金华武义人,24小时都生活在派出所,加班对他而言是最平常的事,“基本上每星期都有三四天在加班,我是军人嘛,多帮助老百姓也是应该的。”6年时间,王晓羽已经从对老百姓说话都要脸红的小新兵转变为轻松调解居民矛盾的“百姓知心人”。
2009年以来,王晓羽先后走访400多家企业,帮助解决各类民情事宜200多件,妥善地解决了10余起债务纠纷,为547名职工追回欠薪494万余元。“把群众的事当成我自己的事,就是我当边防警察的最高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