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关键靠干部。”日前,县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朱约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委改革办将直面问题、着力改革、攻坚破难,以更大决心、更硬措施、更快动作,统筹协调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工作,积极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高地,助推象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县“四个年”活动动员大会后,县委改革办迅速落实会议精神,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施建标、对标、达标、创标“四标管理”,建立问题清单、落实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按照扬优势、补短板的要求,制定了计划表、施工图以及直通车制度。目前,排出了计划表,确定一月一主题活动,如3月份营商环境宣传月、4月份人才服务月、5月份建设环境集中整治月等;编制了首批11个重点短板问题的“一对一”整改方案,形成建设施工图,明确施工目标、内容、人员以及进度要求等;建立了营商环境观察员、联系点以及24小时热线电话65724846,以便企业在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受理难题、得到反馈。
“让企业家获得感再提升、满意度再提高,必须解决企业关心的突出问题。”朱约余说,直面问题、克难攻坚,是这次活动的显著特点。一方面实行县级领导牵头负责制,做到“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个方案、一个团队、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确保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问题解决;另一方面,实施全媒体全程跟踪机制,做到“整改方案公示、落实推进跟踪、办理结果公开”,让公众知晓、让媒体监督、让企业满意。
“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朱约余认为,营商环境的提升,动力在改革,潜力也在改革。在企业开办上,将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实现全流程“一件事”一日办结;在项目审批上,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竣工验收的审批用时“最多90天”改革,核准类项目压缩至59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压缩至31个工作日;在减证便民上,打造移动审批之县和无证明城市,年内实现80%以上事项网上申报、80%以上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在信贷办理上,深化“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税务”平台建设,企业获得信贷办理时限压减至10个工作日以内;执法监管上,实行轻微违法“首次免罚”制度。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改革,切实做到‘把麻烦留给政府,把方便送给企业,把评判交给群众’,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对政府服务的感受度、体验度、满意度。”朱约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