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敏勇 通讯员 蒋梦媛
本报讯 吴昌硕纪念馆文化共建基地落户、漫话清廉艺术园开工建设、村级社会治理中心正式投用……今年以来,定山村吸引了大批资金、项目、人才等资源要素回归乡村,雄心勃勃的发展大计背后,是该村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点点滴滴。
定山村位于定塘镇北,省道茅石公路傍村南而过,北通县城,南接石浦,是象山县南北联系的主动脉之一。去年,定山村以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为契机,严把人选标准,优化班子结构,全面提升党组织领导能力。履新的村班子,支委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9岁,老中青三代结合,经验、干劲、人气三不缺,在工作中形成了“比着干、争着干、抢着干”的良好氛围。
“以前村里出现土地纠纷、邻里矛盾,村班子责任意识不到位,存在互相推诿现象,处理问题效率低下,久而久之,村民逐渐失去了对村干部的信任,也没有了村集体的荣誉感。”定山村党支部书记奚成会告诉记者,新班子上任后,强化党建引领,指派村班子成员、村级网格员定点联系村户,每周还会定期邀请法官进村讲法,村民矛盾纠纷少了,邻里关系也随之和谐融洽起来。
今年年初,定山村建立了全县首个村级“乡里乡亲”共治驿站,将队伍建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相结合,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推选村班子领导、部分乡贤以及德高望重的长辈组成“乡亲里老”调解团,邀请“三官一律”(网格法官、片区民警、司法调解员和联村律师)加盟共治驿站,共同促进纠纷前端化解和民事关口把控。
“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举”。定山村有17家钢管租赁公司,不少村民的个人收入十分可观;村里的农户多数种植了“红美人”柑橘,年收入都在十万元以上。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以村民富裕带动村庄富裕、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该村创新推出“党建+乡村振兴顾问团”治理模式,依托乡贤联谊会,通过座谈和基层民主协商等形式,积极引导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与建设。修建文化礼堂、建设桂花大道、建立传统手工艺展示馆、举办桂花节节庆活动……党支部强势引领,新乡贤踊跃反哺,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一年来,该村围绕“文化兴村、幸福家园”发展目标,开展文化礼堂提档升级、建设乡贤文化主题园、打造半边街商业街区,截至目前,已完成5个亮化节点打造,成功创建省级2A景区村。